登录/注册 搜索

湟中-文国录-湟中千户营高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4-09-24 17:12:04| 作者:

    文国录个人简介

    高台是流行于我省河湟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为“社火”的一支。千户营高台于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文国录被命名为湟中千户营高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千户营高台艺术于明代洪武年间从南京一带迁植到千户营村,祖先们带来一台“魁星”高台,并带来制作高台的手艺,以“高、悬、妙、奇”著称于世,令人惊叹。几百年来,千户营高台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而闻名于河湟地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千户营高台就在西宁地区民间社火比赛中艺压群芳独占鳌头,到现在还流传着许多佳话。即时十年“文革”时期,高台内容反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内容而继续展演。近年来,千户营高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村、乡、县城如期展演,并多次在县城西宁展演,深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千户营高台数百年来形成了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一、以儿童扮演的人物造型在河湟地区实为罕见,引人注目;二、高台艺术也展示了民间刺绣、堆绣、剪纸、木雕等各种艺术;三、千户营高台由于历史悠久,不仅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群众把高台艺术造型当成“图腾”来崇拜,每年当“魁星”高台出场时,许多群众上前披红挂彩,希望“魁星”点出“状元。同时,村民们通过高台艺术造型,来表达自己的爱赠与喜怒哀乐;四、通过人物造型,颂扬真善美;五、由于千户营高台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

    2006年,文国录制作的高台在全国性的文化活动中亮相,在广州代表青海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参赛活动,并一举夺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搁)艺术展演入围奖”。

    千户营高台因技艺超群,历来传艺管理甚严,崇信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至今传至第十代人文国录。文国录,现年58岁,小学文化程度,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高台,每年正月里老师们绑扎高台时,他就在一旁专心致志的观看,还模仿大人进行绑扎、做手势,潜心研究、拜师学艺,第九代传人胡理财收他为徒,亲授秘技,再师傅的精心指导加上他的勤奋好学,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绑扎,现在,他绑扎的技术更是精益求精,创新能力更强。

    现在,他培养马义为下一代传人,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延续了千户营高台艺术生命长盛不衰。为了弘扬千户营高台这朵艺术绮葩,保护千户营高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民间艺术。现申报文国录为千户营高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代传承艺人名录。

     

     湟中-文国录-湟中千户营高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