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湟中-乔应菊-湟中堆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4-09-24 17:06:55| 作者:

    乔应菊个人简历

     

    乔应菊,汉,1960年出生,现任湟中县堆绣协会会长,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堆绣(2008年,国家级第二批)的青海省代表性传承人,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1991年正式开始学习堆绣,在传统藏传堆绣唐卡制作上,严格遵循《度量经》,人物造型和色彩选用符合藏传佛教法度要求,作品规范严谨,制作技艺中规中矩。另一方面,为拓展堆绣的体裁空间,涉猎工笔画、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创新性地用堆绣来表达中国工笔画中的人物仕女、花鸟,专心钻研堆绣技艺,在多年的亲身实践里积累了堆贴、配色、上色的经验有着自己的独到技巧,堆绣制作已逾28年,博采众长,努力提高堆绣技艺,凭着对堆绣技艺有一份事业的执着,不懈追求探索堆绣制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二十年来我原创激情从未间断,平均每年创作8副作品,原创堆绣作品《大观园》《唐蕃古道》《彩云追月》等在全国全省收获多项殊荣,创造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湟中-乔应菊-湟中堆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jpg

    2014年我创办湟中锦绣轩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为湟中堆绣打开着一扇对外开放的大门,过去的20多年来先后招收学院200多名,有很多已经自立门户发展,其中有40多位残疾学员,还解决了其中14个人的就业问题,而我今后也会继续发挥余热,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堆绣传承人群。

    多年来也获得了很多国家给予的殊荣,主要成就是2002年由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中堆绣《大观园》获优秀才艺奖;2006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青海视察期间,由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宋秀岩的陪同下受到了亲切接见,在《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上刊登了图文并茂的文章报道;2006年加入西宁美术协会,担任理事;同时被选为西宁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7年3月被省文化与新闻出版厅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07年9月在西宁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四区三县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展中授予“市级文化中心户”;2008年湟中堆绣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乔应菊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堆绣省级传承人;2009年被省文化与新闻出版厅评为“青海文化产业示范户”;2009年组织成立“堆绣协会”,任协会会长;2009年参加青海省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20l0年被青海省文化厅、人事厅授予青海一级民间工艺师;同时连选第十五届市人大代表;2011年加入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5月湟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授予“人口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3月荣获湟中县三八红旗手称号;2013年6月作品《关爱下一代》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优秀奖;2013年9月中共湟中县委、湟中县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13年11月“文成公主进藏”与18幅作品,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并获优秀奖;2014年5月为玉树遗址纪念馆捐赠作品《玉树的明天更美好》特发荣誉证书;2014年9月被省文化与新闻出版厅授予青海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5年5月青海省手工艺术品展览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6月被西宁市总工会授予“女工榜样”荣誉称号;2016年10月公司被省妇联授予“青海省巾帼手工艺示范基地”;2016年12月被授予“西宁市文化企业带头人”荣誉称号;2017年3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堆绣传承人群学习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7年6月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习;2017年9月6套堆绣作品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主办的“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英国行”的英国巡回展;2018年5月经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筛选,作品《唐蕃古道》入选天津美术馆“大美青海,多彩文化”展览;7月13日,参加全省首届“民族团结进步”刺绣大赛中获得巾帼创业奖;2018年原创堆绣长卷《唐蕃古道》入选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于8月18日到9月18日在国家博物馆展览。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规定,经专家鉴定,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